敞开心扉

2015-11-06 15:50:10

敞开心扉

    最近发生的一起“大学生抢劫案”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。其特殊之处在于嫌疑人王某反复强调,自己接到一个来自“警方”的电话,“景观”让其抢劫一名女士刚取出的“赃款”并汇给“国家”,自己是在替“国家”办事。

一位知名大学的学生竟会轻信如此拙劣的诈骗电话,连办案民警都感到吃惊。更出人意料的是,王某此前还接到类似的诈骗电话,他没意识到这是骗局,而是按照对方所说,谎称自己要读辅导班,让父亲从老家汇钱。等他回过神来时,数千元钱已一去不返,这对来自云南贫困地区的他来说损失极大。后来王某没向校方和同学提及此事,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没面子的事。由此可以看出,王某遇到突发事件后既不能冷静思考、明智判断,也不愿及时和师长、同学沟通,仅凭主观臆断来寻求所谓的解决方法。

一部分网友借此案对90后青年学生进行了抨击,用起“没常识”,“情商低”“书呆子”等词来,毫不留情。这样的抨击不免以偏概全,但从王某身上,确实可以看出当前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,比如“有意无意的自我封闭”“不愿向师长敞开心扉”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“等。这既有社会层面的外因,也有家庭、个人层面的内因。

    从另一角度看,王某的这次被骗与很多老年人被诈骗电话“忽悠”有着相通之处。很多独居在家的老人由于较少出门,对当前社会的“纷繁复杂”认识不足,且沟通需求没有被满足,因此很容易被貌似“充满爱心”的不法分子诈骗到手。而这次事件中,只不过受骗者从老人变成了一个“单纯”的大学生。

除了自我封闭,以自我为中心也是导致此事发生的一个原因。我们不要求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去真正懂得法律,但是,倘若他能去受害者的角度去想想,或能再高一点——以道德底线来考量,这种事,还会出现吗?

为此,我们呼吁同学们吸取王某的教训,不要刻意地将自己与外界隔离,而是要尝试着打开自己的心扉,多与师长、朋友沟通。特别要注意与父母、老师的沟通,他们的社会阅历丰富,在你困惑、烦恼时能为你提供实用且到位的建议。烦恼积在心头,会越积越多、越积越重,当你不堪重负或许为时已晚,所以最好及时向他们倾诉。在他们面前,你是孩子,不用担心“面子问题”。可以说,一个人的沟通能力,往往是最先通过与熟悉的人不断交流而得到提升的。

    如果你与生你养你的父母、教你的老师、有数年情分的朋友,都存在沟通障碍,那今后走上社会,又如何与同事、领导以及可能要接触的陌生人进行有效沟通呢?因此,从现在开始,同学们快点走出自己的小世界,敞开心扉,积极主动地融入集体和社会吧!

 


还能输入140
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!
|

正在加载中,请稍等...正在加载中,请稍等...

返回顶部
主题管理
置顶
删除
加精华
修改
打气
屏蔽
转发
禁止回复
过户